塑木復合材料解決了廢棄木質纖維材料綜合利用率低及處理廢棄木質纖維材料帶來的環(huán)境污染等問題,有效緩解了木材供給緊張與日益增長的社會需求間的矛盾。同時,塑木復合材料解決了廢舊塑料引發(fā)的“白色污染”等重大環(huán)境問題,是廢棄木質纖維和廢舊塑料再生利用的一個趨勢,已成為當今木材和塑料加工利用領域的研究熱點之一。

由于性能優(yōu)異被廣泛應用于建筑材料、工業(yè)材料、包裝及運輸業(yè)、室內裝飾材料和文化體育等領域。然而,塑木復合材料中的木質材料和塑料都是易燃物質,燃燒產生的煙易造成人員傷亡。自然條件下容易遭受環(huán)境的破壞,顯著影響其耐久性能。同時,由于塑木復合材料中含有木質材料,使用過程中容易滋生細菌,導致材料變質而影響其使用,甚至會危害人體健康。以上缺陷降低了塑木材料的性能,嚴重影響其使用范圍和使用壽命。如果賦予塑木復合材料阻燃抑煙性能、耐老化耐候性能及抗菌性能,就可以消除該類環(huán)保材料因易燃而引發(fā)的安全隱患,改善其因紫外老化導致的顏色變化及力學性能下降,提高其抑菌和滅菌的功能。因此,改善塑木復合材料的阻燃抑煙、耐老化耐候及抗菌等性能成為近年來其功能化改性的研究熱點之一。
隨著科技的迅猛發(fā)展,利用資源豐富的天然植物纖維和廢舊植物纖維增強塑料是塑木復合材料一個持續(xù)增長的重要研究方向。阻燃抑煙、耐老化耐候、抗菌等功能化改性對于拓寬塑木材料使用范圍、提高其安全使用性能與使用壽命具有重要意義。盡管蘇木復合材料功能化改性已取得一定的成果,但在功能化改性機理與改性方法、新型功能化塑木的開發(fā)及塑木功能化改性對環(huán)境的影響等方面還存在諸多問題。深入探討功能化改性機理與改性方法。盡管對塑木阻燃抑煙、耐老化耐候及抗菌等功能化改性做了大量研究,但是功能化改性理論、功能影響因子尚未系統(tǒng)化和理論化,改性方法也尚未成熟,有待進一步探討;結合現代高科技技術,開發(fā)新型功能化塑木。塑木復合材料技術應與納米技術、生物技術等現代高科技技術相結合,借助互聯(lián)網時代的發(fā)展,朝著多功能化(集阻燃抑煙、耐老化耐候、抗菌、吸音等功能于一體)、輕質化、環(huán)保智能及可訂制的方向發(fā)展,塑木材料必將成為一種極有應用前景的材料;塑木復合材料是環(huán)境友好型材料,功能化改性應結合“綠色化學”,應從功能改性劑的選擇與抗流失性、功能改性劑生物毒性以及塑木復合材料生命周期評價等方面充分研究其功能化改性后對環(huán)境的影響。
